图片6(图片尺寸:高480,宽度大于1000)
图片5(图片尺寸:高480,宽度大于1000)
图片4(图片尺寸:高480,宽度大于1000)
图片一(图片尺寸:高480,宽度大于1000)
图片二(图片尺寸:高480,宽度大于1000)
图片三(图片尺寸:高480,宽度大于1000)
  • 首页
  • 学院概况
    • 学院简介
    • 发展历程/历史沿革
    • 专业简介
    • 现任领导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院徽院训
  • 党建思政
    • 党建综治
    • 思想教育
    • 工会工作
    • 师德师风
    • 政策条例
    • 主题教育
  • 师资队伍
    • 教研室设置
    • 教师风采
  • 教学工作
    • 本专科教学
    • 实践教学
    • 质量工程
    • 实验室
    • 管理文件
  • 学术研究
    • 学术成果
    • 学术活动
    • 学术项目
    • 学术机构
  • MPA教育
    • 教育动态
    • 项目简介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导师风采
    • 规章制度
    • 案例教学
    • 专项评估
  • 团学工作
    • 团学快讯
    • 学风建设
    • 社会实践
  • 创新就业
    • 实习就业
    • 就业信息
    • 政策速览
  • 首页
  • 学院概况
    • 学院简介 发展历程/历史沿革 专业简介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联系我们 院徽院训
  • 党建思政
    • 党建综治 思想教育 工会工作 师德师风 政策条例 主题教育
  • 师资队伍
    • 教研室设置 教师风采
  • 教学工作
    • 本专科教学 实践教学 质量工程 实验室 管理文件
  • 学术研究
    • 学术成果 学术活动 学术项目 学术机构
  • MPA教育
    • 教育动态 项目简介 机构设置 导师风采 规章制度 案例教学 专项评估
  • 团学工作
    • 团学快讯 学风建设 社会实践
  • 创新就业
    • 实习就业 就业信息 政策速览
MPA教育
教育动态
项目简介
机构设置
导师风采
规章制度
案例教学
专项评估
项目简介
您当前的位置:
首页 MPA教育 项目简介

管理学院MPA教育

   |  【  大    中    小  】  |  【 打印 】 【 关闭 】

内蒙古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(MPA) 专业学位授权点于2014年获批,2015年正式招生,2018年学位点顺利通过教育部专项评估,2023 年 7 月正式挂牌成立内蒙古民族大学 MPA 教育中心,挂靠在管理学院。截至2024年,已经连续招收 10届学生,累计招收 355 人,90% 以上的学生来自公共部门或社会组织。历经10年的探索与发展,已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、规范的培养平台 ,形成了突出的办学特色、优良的教育质量和办学声誉。作为学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组成部分,由学校提交的 “服务需求四措并举:地方高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探索实践”获得2022年高等教育(研究生) 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
聚焦祖国北疆公共治理实践,推进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研究

内蒙古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(MPA)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能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熟悉民族地区事务和政策, 能够综合运用管理、政治、经济、法律、现代科技等方面知 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民族地方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高层次、应用型、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。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要求,立足于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,结合内蒙古民族大学区位优势和学科特色,设立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、 区域经济政策、基层公共治理、社会保障、公共文化与旅游事业管理等五个研究方向,为推进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研究贡献智慧力量。

整合师资力量,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师资队伍

内蒙古民族大学MPA教育中心现有专职教师36人,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 49%,教授占比 38%, 副教授比例 49%。 现有导师20人,其中教授 8人, 副教授 9人,博士 12人。教师主要来自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,专业背景涵盖了政治学、管理学、哲学、经济学 、法学 、文学等多个门类,形成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师资结构。

重视课程思政教育 ,构建“博文雅志 ,知政笃行”的思政育 人体系

将学科丰富的思政元素与课程思政教育有机融合,通过讲好 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故事,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策观和国家观,加 强学生的政策认知和政策认同,增强制度自信,从而实现价值塑 造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。通过凝 练学科思政语录、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、设立课程思政工作室、 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、构建 “ 党建+课程思政”教学模式,形成以 培养博文雅志,知政笃行的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为价值引领的思 政育人体系。

持续推进案例建设,以项目制方式促进赛教融合

2016年起每年举办内蒙古民族大学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,与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对接,先后推选47篇案例参加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,其中,1篇案例进入 32强、获得三等奖,2篇案例入围100强,4篇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 公共管理案例库。先后获得内蒙古和华北地区高校首届、第二届、第三届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二等奖。为进一步推进案例建设,提高案例教学质量,中心制定《内蒙古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(MPA)专业学位案例建设管理办法》, 明确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 以立项的方式,带领MPA研究生开展案例建设。 以案例建设项目 为基础,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、内蒙古自治区、华北地区和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,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,促进案例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。

加强学位论文过程管理,建立学位论文全流程管理制度

制定《内蒙古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流程管理办法》,细化毕业论文开题、撰写、中期检查、复制比检测、预答辩、盲审、答辩等七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及指导、写作要求。加大各环节的检查和督促力度,设置开题答辩淘汰率,中期检查采用匿名盲评和学生现场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,实行预答辩备案制等,形成学位论文全流程管理制度。

创办公共管理论坛,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实务能力

2017年创办公共管理论坛,每年邀请包括全国MPA教指委委员、 国内知名学者、行业导师在内的专家开展学术讲座、研讨交流,邀请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进行公务能力培训,培育学生的公共管理素养和公共精神,提升公共管理实践能力。论坛至今已举办40余期,来自中国人民大学、吉林大学、东北大学、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公共管理学者和通辽市人民政府、通辽市政务服务中心、开发区党群工作部等基层公共部门负责人先后为学生作学术报告、指导学科竞赛、参与毕业论文答辩等。

不断增强服务地方能力 ,为内蒙古东部基层治理提供智力支持

中心多位导师受邀参加通辽市及其所属旗县市的部门《“十四五”规划报告》 的编制和评审,部分政策建议被各级党委政府采纳;借助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乡村振兴研究基地(东部)、 通辽市廉政建设研究中心,开展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论证、规划编制和政策咨询等活动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献言献策;MPA 教育设置公共文化与旅游事业管理方向,开展西辽河文明相关研究,增强中华文化认同,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,为促进通辽市乃至内蒙古的文旅发展提供研究基础和应用人才储备。



上一篇:

暂无

下一篇:

暂无

地址: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河大街西536号    电话:0475-0000000邮编:028000    书记信箱:tuliyan@imun.edu.cn院长信箱:wangqiang@imun.edu.cn